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节选)

发布时间: 2019-03-21 11:29 发布单位: 武汉市第七中学 浏览量: 589 【公开】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节选)

主讲人:武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汉松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育科研更是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中小学教师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科研积极性,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然而,避开热热闹闹,我们冷静地仔细思考一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际效果究竟怎么样?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不容乐观。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五多五少的现象,即申报课题的多,能够深入研究的少;评估检查时,汇报得多,平时落实得少;装门面”“赶新潮的多,能够联系实际的少;求短期效应的多,能够持之以恒的少;应付上级要求的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不良表现:  

(一)参与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正确。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热情地搞科研,兴趣却根本不在研究上,搞科研并非出于研究教育教学的目的,而是为了满足评职称、评模评先、获得行政奖励的需要,特别是有很多中小学教师,甚至是有些学校领导,简单地把科研理解为发表论文,给教师产生了误导,使教师陷入了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误区。这样的教师,他们参与教科研,目的虽然明确,却不正确;  

(二)选题不恰当。由于我们中小学教师受理论水平和科研时间的限制,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只能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而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为了达到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目的,都比较喜欢选择理论性课题。由于选题不恰当,常常导致教科研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研究的问题并不是学校和教师自身所需要的;  

(三)研究过程随意。研究过程的随意表现在没有养成按课题计划研究的习惯、不会正确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这两个方面。由于缺乏研究的计划性,教科研工作常常搞临时突击多,致使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也不全面,一旦要结题,就只有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不会正确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不少的学校、教师中,大家天天在喊搞科研,大家也好像在搞科研(如,到学校去了解教科研工作情况,他们往往以听了多少节课来衡量教科研的工作程度)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搞科研,对一些课题研究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连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基本常识都不懂,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尽管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其效果和质量也将得到无法保证;

(四)片面追求成果。有些教师申报课题后,对课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甚至根本就没有研究,就急于写论文、出成果,更有甚者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或者参加上级研究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就到网上去下载几篇文章,窃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上这些片面追求成果的作法,完全与教育科研的目的背道而驰,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可能比较偏激,但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我列举以上这些问题的目的,并不是想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而是想引出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说起来哪么重要的教育科研,做起来怎么哪么难?原因到底在哪里?  

对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了很久,我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应该来自于三大方面:一是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不少教师,甚至是不少学校领导,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论文发表或获奖,把教育科研工作看成是学校管理和升学考试的 附属品,是摆看的花瓶,认为教育科研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没有多大的用途。这种片面、偏见的认识在目前中小学中是相当普遍的;二是对教育科研的知识缺乏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缺乏学习和了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师范读书的时候,就没有开设教育科研这一门课程。虽然有不少教师后来经过学习和培训,对教育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产生了参与教科研的愿望,但苦于对教育科研的方法不了解,工作起来就遇到了拦路虎,难以理清头绪,难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教育科研的知识系统学习,力争补上这一课;三是在前一段时间内,教育科研工作的本身也存在一个问题,哪就是,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地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理论性,使广大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高不可攀,教师们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避而远之敬而远之的态度。  

对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任由其发展下去,教育科研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策略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中小学引导和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必要采取以下五大策略  

策略一:树立五种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还存在一些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还显现出一些管理盲点。这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的制约因素,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关注。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先树立五种意识。    

1、树立先导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育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敬业精神的确令人敬佩:每天忙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之中,穿梭于教室、寝室、卫生包干区、办公室之间,字当头。但是他们却很少这样思考过:我是不是可以用更好的办法,用更轻松的方式,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好的方法、更轻松的方式从何而来,那就需要通过开展教育科研去探索,没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是科研先导意识不强,科研意识淡薄的表现。实际上,不开展教育科研,根本不可能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可能有教师这样说,我没有参加教育科研,我的学生考试成绩还不是照样考得好。我的看法是,即使这样的教师他所带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好,他们也难以分析出考得好的真实原因,也难以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最终也难以变成全体教师、变成学校的共同财富。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树立科研先导意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2、树立主动意识  

一个没有教育科研意识的教师,一个视教育研究为不切实际,又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教师,他不可能有自觉的科研意识与行动。那种迫于评职称需要,迫于学校硬性规定的需要,而不得不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他的教育科研工作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被动地参加教育科研与主动地参加教育科研相比,其工作的质效是有天壤之别的。树立主动意识,就是要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每位教师只有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变要我搞科研我要搞科研,才有可能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3、树立服务意识  

教育科研具有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教师素质服务上。话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里以荆门市象山中学为例作说明。这三个服务是教育科研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科研的归宿点。那么,教育科研怎科才能实现其服务功能呢?从象山中学的经验可以看出,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好服务功能,必须要要贴近学校,贴近教育工作,贴近教师实际。脱离了实际的教育科研,就好比是植物丧失了土壤,必然会丧失基础,必然会丧失生命力。  

4、树立过程意识  

很多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非常深奥,只有那些教育专家才能出成果;也有不少教师认为,搞科研就是苦思冥想、闭门造车;还有的老师认为,搞教研就是要创一家之言,自成一家之学说。这些都是误解。教育科研其实一点也不玄乎,它完全可以存在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论文仅仅只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教育科研过程不仅只是一个写的过程,它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树立过程意识,就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样才是对教育科研的正确认识。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学校一定要把落实教科研过程与追求教科研的成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追求过程的基础上,再去追求结果,这样的教科研成果才有价值。不重视过程的结果,必然是空洞的,是浅显的,是形式的,对实际工作也是没有多大促进意义的。     

5、树立创新意识  

我们常说的有这样一句口号: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我想,它在教科研工作中,不光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因为,教育科研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教师积极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的过程。一个有志于教科研的教师,他不仅仅只满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陶醉于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剪裁、仿制,而是要先具有勇于发现问题的勇气和善于发现问题能力,在纷纭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其次,他还要敢于冲破原有的旧模式束缚,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是教育科研的大忌,梁启超说:变则通,通则久。变,就是要创新。因此,我们的教师,我们的青年教师,我们作为武穴市一所窗口学校的教师,就更应该成为科研创新的急先锋、主力军。   

策略二: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要想搞好教科研工作,必须要先对教科研工作有一个整体的正确认识,并能熟练地掌握它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这样工作起来,就不致于瞎子打棍——乱来一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它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进行了解、搜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规律的活动。从以上表述中,我们看出,认识教育科研,要抓住有以下六个要点:一是教育科研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二是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是一种具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活动,不是一种随意的活动;三是教育科研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的活动,要通过一定操作程序,运用一定方法;四是教育科研是以教育领域中所发生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五是教育科研要经历了解、搜集、整理、分析和发现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六是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改进实践工作的。对教育科研概念的理解,我们基本上就把握了教育科研的特点。教育科研的表现形式是课题研究,所以,我们常常把教育科研有时与课题研究等同起来。  

教育科研有哪些工作程序呢?或者说,课题研究要经过哪些步骤呢?一般来说,它包括选题——论证——设计方案——申报立项——实施研究——总结鉴定——成果推广这样七个步骤。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调查问卷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校本研究,它实质上就是行动研究法,它又包含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课堂观察研究。  

教育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种方法,都有它具体的操作要领和注意的事项,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不展开讲。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书刊、网上都有介绍,教师们不妨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多进行学习,我这里只不过为大家提供一些影子,指一条路子,针对哪些把教育科研片面地理解为就是听听课、评评课、写写论文的错误看法,起一个正名作用。  

策略三:要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核心,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与教师们联系最紧密的是课堂教学,教师们最关注、最感兴趣的也是课堂教学研究,围绕课堂教学,需要研究的课题非常多,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学中突发问题的处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导引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与激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养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等等,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目前,很有一部分教师的研究课题与课堂教学,尤其是与课堂教学改革联系得不紧,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意识不强,放弃了自己的主阵地,荒废了自己的主业,是十分不应该的。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实验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时,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在教学的同时,以研究者的身份,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课堂教学中一切现象、一切问题,把教室当成实验室,把学生和教师自己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研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行之有效;通过改革,实现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  

策略四:把工作中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以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首要任务。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能刻意追求课题研究的理论性,追求所谓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他的教育科研活动更要注意求真务实。所以,我认为,从教育科研选题的角度来说,要注重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首先,在选题时,就要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坚持教什么研究什么”“需要什么研究什么”“怀疑什么研究什么的选题原则。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确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果你是学校的管理者,可能会发现诸如校本课程如何建设、教师积极性如何调动、校园文化怎样建设、德育工作如何提高实效等问题;如果你是班主任,可能会发现诸如班主任角色如何正确定位、心理偏差学生如何教育、严格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度如何把握、学生上网怎样正确引导、积极向上的班风怎样形成等问题;如果你是老师,可能会发现诸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等问题……这些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司空见惯了的、甚至是熟视无睹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一句话,就是要把令人最烦恼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因此,中小学老师都要做有心人,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去展开研究,力争通过研究,寻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这样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课题,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可以达到同步推进教育科研、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就会大大增强,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品位、工作层次就有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如果我们的研究课题都来源于实际问题,那么,我们课题一般都应该具有短、平、快这样的特点。实际上,我们中小学教师承担的课题就应该要从小处着眼短、平、快是借用排球运动的术语,就是说课题研究的角度宜小,研究的周期宜短,研究的内容宜实(切合实际)。不要以为课题越大就越有价值,有时角度虽小,只要挖掘得深,同样也能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的。 短平快的课题是最实惠的课题,也是最有可能产生实效的课题。  

总之,只有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才是有生命力的,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策略五:把工作和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不少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讲到教研工作就吐苦水,情绪很大,比如,说没有时间啦浪费精力啦会影响教学质量啦等等。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态度呢?我想,这里面还有一个长期没有解开的死结在作怪,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将平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或者说,没有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没有形成应有的整合效应,而是各搞各的,出现了工作与研究两张皮的现象。  

真正把工作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要注意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学校的课题体系。学校必须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总课题,这个总课题要根据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来确定,力争通过总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方法。一所学校的总课题不宜太狭太小,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覆盖学校工作的每一方面,使每一位老师都能在学校总课题的统帅下,建立适合自己的小课题,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建立学校课题体系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可以使课题研究能够为推动学校发展服务;二是可以统一思想、集中学校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朝着学校目标而努力;三是便于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研究进程,也可以使人人参与科研由口号变成现实。  

其次,是要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平台,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项培训、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等。  

第三,是要引导教师分层次参与:新上岗的教师,可以组织其学习教学理论,模仿学科领域比较成功的教学经验,促使其尽快在教学上入门;中间层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围绕学科建立小课题,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骨干教师则可以着重引导他们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建立符合其教学个性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教学特色,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同样的道理,不同岗位的领导,也可以承担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研究任务。  

最后,是要求教师和领导逐渐养成一个在研究中去工作,在工作中去研究的习惯。  

总之,只有把工作和教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育科研才可能真正发挥先导的作用,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才可能成为现实,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害怕影响教学质量等问题才能得到迎刃而解。  

最后,我借用三句话,作为本次讲座的结束语: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需要奉献。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无私奉献,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分享到:

上一篇: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 已经是最后一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